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症)問答集
Q:何謂「紅眼症」?
A:此病為流行性角結膜炎的俗稱,大多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之急性感染,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以夏秋交接季節較常見,往往引發流行,又稱為流行性角結膜炎。
Q:症狀與病程經過 ?
A:病患往往有接觸史,約經5~7天潛伏期後發病,症狀包括:病患自覺眼睛刺痛、灼熱、怕光、易流淚、異物感、霧視。病人的眼結膜因充血而呈鮮紅色,有時會有結膜下出血,眼睛產生大量黏性分泌物,少部分人會出現耳前淋巴結腫大、壓痛。通常症狀於4~5天達到高峰期,之後漸漸消退,全部病程約於二至三星期後痊癒。
Q:傳染方式
A:直接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或間接接觸,即接觸污染環境表面或器具如毛巾、臉盆、水龍頭、門把等後又碰觸自己的眼睛,所以手部衛生最重要。
Q:潛伏期與可傳染期
A:潛伏期為5-12天,可傳染期為症狀發生前1-2天至症狀出現後14天。
Q:預防方法
A:一、注意個人衛生,勤加洗手。
二、避免用手揉眼睛的不良習慣,必要時以乾淨衛生紙擦拭。
三、盥洗時勿將整個臉浸入臉盆,兩眼周圍之皮膚要以兩條毛巾或濕紙巾各別清潔,並避免與家人共用毛巾。
四、公共場所的毛巾,不可用來擦拭眼睛。
五、清除眼睛周圍之分泌物時,雙眼不可共用一個棉球或面紙。
六、單眼感染時,頭應側向患側眼藥水,以避免好眼同時感染。
七、如雙眼皆須點眼藥,先點好眼,再點患眼,並將藥瓶分開放置。
八、若雙眼同時感染,點藥時先點一眼,洗手後再點另一眼。
九、睡眠時,盡可能平躺或睡向患側,以避免好眼造成感染。
十、保持清潔的習慣,在急性期間儘可能少碰觸周圍擺設。
十一、在感染期間請勿游泳,以避免感染他人,若有群聚感染現象,應停止游泳課。
十二、室內環境消毒方法,可用含6%漂白水1瓶蓋25cc.+4瓶600cc.清水擦拭傢俱物品、課桌椅、廁所等環境。
Q:正確洗手方法?
A:一、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並抹上肥皂或洗手乳。
二、搓:手心、手背、指縫互相磋揉約20秒。
三、沖:用清水將雙手沖洗乾淨。
四、捧:捧水將水龍頭沖乾淨再關閉水龍頭。
五、擦:將手擦乾或烘乾。
Q:治療處置
A:病童盡量在家中休息,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注意處理眼睛分泌物,常用肥皂洗手,避免傳染給他人。家長幫病童點眼藥前後亦要確實洗手以避免傳染。治療上可用類固醇眼藥來減少發炎反應病減輕症狀,應請眼科醫師診治及追蹤病情,病狀一般可在三至五天後逐漸緩和。
Q:目前有哪一個國家出現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疫情?
A:中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月26日公布,中國今年6月以來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症)疫情大幅上升,截至9月9日已通報36,874例(去年同期7,721例),今年聚集事件共72起(去年同期2起),主要以學校聚集為主,請前往中國大陸之民眾注意雙手清潔,勤洗手。
Q: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症)與腸病毒有關嗎?
A: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是因病毒感染造成,一般多由腺病毒及腸病毒如克沙奇A24型所引發,感染後會出現下結膜出血和結膜炎等症狀,容易造成區域性的流行。此次疫情經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CDC)確認是腸病毒克沙奇A24型所引發之流行,其防治策略與腸病毒相同。
Q:什麼是腸病毒克沙奇A24型?
A: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人類腸病毒群共有六十七種血清型,包括小兒麻痺病毒、A型科沙奇病毒、B型科沙奇病毒、衣科病毒及新型腸病毒。克沙奇A24型是腸病毒中的一種,其造成的症狀最常見的是「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並非引起重症之型別,故請市民不必擔心。
Q:有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及腸病毒?
A:目前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因此由克沙奇A24型造成之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亦無疫苗可以預防。
Q:誰最容易感染腸病毒?
A:一般來說,各年齡層均可感染腸病毒,5歲以下幼童因免疫力較弱,加上還沒有接觸過各類腸病毒,因此感染的機率比較高。
Q:如何預防嬰幼兒感染其他非結膜炎之型別的腸病毒?
A:一、準媽媽在產前14天至產後1星期內,若出現發燒合併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下腹痛、肋肌痛、心肌炎症狀時,在接觸嬰幼兒前後應特別加強洗手、戴口罩等個人衛生習慣。
二、鼓勵母乳哺餵,增加嬰幼兒抵抗力。
三、所有人在接觸嬰幼兒前應洗手,如有出現發燒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請儘量避免接觸嬰幼兒。
四、當嬰兒有不明原因發燒、食慾不振、精神活力變差時,應立即請醫師診治。並主動告知是否曾經接觸疑似腸病毒病患。
Q:為什麼我們家的小孩沒出過門,在家中也會感染腸病毒?
A:3歲以下嬰幼兒本身無足夠管理自身衛生,容易經由大人摟抱、親吻,或與其他孩童遊戲互動時感染腸病毒,因此,不論大人或較年的小孩,自外面回家時,在摟抱、餵食幼兒前,務必更換衣服及正確洗手「濕、搓、沖、捧、擦」,以降低嬰幼童感染腸病毒。
Q:衛生局對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症)之防治策略?
A:一、96年10月4日接獲南港國小通報後即由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派員前往發放衛教單張。
二、96年10月5日及8日由本府教育局函文給所屬公私立學校及幼稚園,請其加強宣導相關事項。
三、96年10月11日函文各醫療院所,加強監測通報、宣導個人衛生等衛教措施。
四、96年10月12日函文教育局轉知各校針對環境加強消毒(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五、制定「家長一封信-杜絕病毒上眼,落實個人良好衛生習慣」,由教育局函轉給各校發給學生。
六、96年10月12日本局召開記者會,並與本府教育局一同發布新聞稿,提醒市民注意腸病毒相關事項。
Q:學校發生疫情需要停課嗎?
A:因為腸病毒非屬法定傳染病,故無法源強制學校停課,就傳染病防治的角度,建議罹病之學童可請假在家休養,儘量不要上學,以免病毒擴散;如學校有大規模之傳染時,為免影響其他學生受教權,建議由學校、家長會及衛生單位召開會議討論是否予以停課。
Q:有關紅眼症諮詢電話?
A:請撥電話2375-9800(上班時間)及2375-3782(24小時專線)。